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
考点:医学统计的基本步骤
1.研究设计:按研究者是否对观察对象施加干预分为调查设计(不干预)和实验设计(干预)两大类。不加干预主要是了解客观实际情况的现场工作;加干预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两者要相互结合。
2.收集资料: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分为经常性资料(报告单、病历卡)、一时性资料(临时的调查问卷)。
资料的要求:①资料必须完整、正确、及时;②数量足够;③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3.整理资料:整理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避免出错遗漏、然后分组设计归类、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分析。
4.分析资料:任务是按研究设计的要求,结合资料的类型计算有关指标,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包括:(1)用统计表、统计图等表达和描述资料的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不涉及样本推论总体。
(2)对样本统计指标作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合专业知识解释分析结果,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考点: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它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主要包括:总体均数μ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数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分布类型未知或偏态分布)。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包括:总体率的估计以及分类变量的z检验、x2检验和秩和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假设:总体特征。
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核心。
分布类型未知或偏态分布用秩和检验
假设服从正态分布,对其参数进行假设验证的加参数检验,一般测量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平。(Ho为否定假设、零假设;H1为备择假设与Ho对立,α为显著水平是事先允许犯I类错误的概率,也是否定Ho的界值)
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做出推论结论。

(三)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结果的解释:概率P≦0.05(有差异)或P≦0.01(有高度差异)称为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不具有差异性、不显著。P值小表示拒绝Ho,接收H1;α越小表示Ho越不真。
    下一篇:健康管理师—血压的分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