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可燃材料多
(2)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3)动火作业多
(4)临时电气线路多
(5)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
(6)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火灾危险性大
(7)隔音、保温材料用量大
(8)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二、施工现场常见的火灾成因
(1)焊接、切割
(2)电器、电路
(3)用火不慎、遗留火种
三、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明确总平面布局内容
2.合理布置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位置
3.重点区域的布置原则
(1)施工现场设置出人口的基本原则
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 1 个出人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2)固定动火作业场的布置原则
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宜布置在临时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库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危险品库房的布置原则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
四、防火间距
(1)人员住宿、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等场所严禁设置于在建工程内。
(2)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
(3)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m。
(4)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m。
口诀:“办办”、“发办”都是 4,“可燃动火”都是 7,“固火可燃”到 10,“易燃易爆”到 12。
五、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应符合的要求
(1)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8m。
(2)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3m。
六、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要求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级。当临时用房是金属夹芯板房时,其芯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级。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2)建筑层数不应超过 3 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0 ㎡。
(3)建筑层数为 3 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 200 ㎡时,应设置不少于 2 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 25m。
(4)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0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5)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 ㎡,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100 ㎡。
(7)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 ㎡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2m。
(8)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七 、特殊用房的防火要求
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是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临时用房,对于这些用房提出防火要求,有利于火灾风险的控制。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级。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检测合格报告。
(2).建筑层数应为 1 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 ㎡;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临时用房内,每栋临时用房的面积均不应超过 200 ㎡。
(3)可燃材料库房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其隔成若干间库房,如施工过程中某种易燃易爆物品需用量大,可分别存放于多间库房内。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30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20 ㎡。
(4)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10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8m。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