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1)=(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式中,k=100%、1000%、10000/万、100000/10 万。 

(2)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式中,k=100%、1000%、10000/万、100000/10 万。

(3)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式中 k=100%、1000%、10000 万或 100000/10 万

(4)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童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1000%或 100000/10 万。 

(5)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 ×100%。 

(6)n 年生存率=(随访满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 n 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2.血糖生成指数(GI)

GI 大于 75 为高 GI,小于 55 为低 GI,在 55 和 75 之间为中 GI。(增加内容,注意 GI 范围,便于判断 GI 值高低)

3.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 WHO1999 年标准】 

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中,餐后 2 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010 年,ADA 指南将 HbA1C(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2.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来源:《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 

注意:教材 73 页《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中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 5.6~6.9mmol/L和(或) 糖耐量试验 2h 血糖7.8~11.0mmol/L。由于教材版本不同,在 2019 年 12 月第 2 版教材中此处空腹血糖的数值是3.9~6.1mmol/L,此数据应该为空腹血糖正常水平,而不是空腹血糖受损水平,需要注意纠正。空腹血糖的标准以上述防治指南为准,临床应用中一般也以6.1~6.9mmol/L为准,最新版教材中此处数据已改。

 

 

 

 

 

 

下一篇:健康管理师|了解常用健康调查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