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的死亡指标

      1.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2.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患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病例。病死率只是一个比值。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

     3.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x100%

     作用: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开始随访日期和截止时间。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随访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近年来生存率分析较多地应用于多种疾病队列研究中对结局的衡量。

二、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1.定义:指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查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2.目的: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发现病因线索;

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例如进行麻风病普查,发现早期麻风病患者,对控制麻风病的流行、降低麻风畸形的发生率有很大作用;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疾病监测;

其他,还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社区卫生规划的制定与评估和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定,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方法种类:普查、抽样调查。

4.优缺点

优点:①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②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③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因素。

局限性:①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②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③研究结果发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

 

 

 

 

 

 

下一篇:健康管理师|​针对个体的烟草干预措施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