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常用健康调查表1.卫生服务记录的主要载体是卫生服务记录表单。2.卫生服务记录表单是卫生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卫生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用于记录服务对象的有关基本信息、健康信息以及卫生服务操作过程与结果的医学技术文档,具有医学效力和法律效力。3.一般包括如下部分: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
1、营养的概念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2、营养素的概念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
1.食物分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2.膳食指南2016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菜、奶类、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杜绝浪费、兴新食尚。3.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成...
肥胖的相关指标:体质指数、腰围和臀围1、体质指数(BMI)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2、我国的标准: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23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2、腰围:是人体站立时水平方向的最小腰部周长值。腰围是衡量...
1:体格检查1.视诊:通过眼睛来观察患者的发育、营养、状态等,眼耳鼻等部位借助仪器。2.触诊:通过手触摸来感知温度、湿度、波动以及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硬度等,分浅部和深部触诊。3.叩诊: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通过震动产生的声响来判断检查部位的异常。4.听诊:根据患者身体各部位活动发出的声音...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1.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知识要点】预防医学体系可分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5大学科。【记忆口诀】六(流)一(医)环(环境)摄(社会)行(行为)为(卫生)2.第一级预防中个体措施【知识要点】①个人的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
考点:残疾1.残疾: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异常所致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并影响到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 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2.残疾分类:①视力残疾: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②听力残疾:双耳...
肥胖的干预原则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坚持。2、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变膳食、增加身体活动、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3、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4、控制膳...
3.植物化学物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多酚、蛋白酶抑制剂、植物雌激素、硫化物、单萜类、植酸等。4.参考摄入量①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50%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②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
1、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分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糖、寡糖、多糖三类。2、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血糖生成指数(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受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
肥胖的干预策略1.普通人群策略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成年后的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kg以内,超过10kg则相关疾病危险将增加。2.高危人群策略①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应重点预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预防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②高危险因素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
考点:药物治疗药物: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给药途径:根据药物性质、剂型、吸收情况、给药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化(吸收最快)、吸入、外敷、直肠给药、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直接入血)等。(临床:吸入>肌内注射>...